套娃(матрёшка)是俄罗斯特产的木制玩具,由3个或以上相同图案的空心木娃娃一个套一个组成。通常呈圆柱形,底部平坦可直立。传统图案是身穿俄罗斯民族服饰的姑娘画像,随着手工艺的发展,套娃图案逐渐丰富起来,童话角色、政治人物、个人肖像也成为了创作的素材。
俄罗斯套娃最早出现在19世纪90年代,正是国家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时期,也是俄罗斯国家自我意识兴起的时代。艺术家们在莫斯科开设了“儿童教育”工作室,他们在这里创作出大量展示俄罗斯传统服饰,体现民族特色的木偶。渐渐地,创作具有本土特色的木偶的念头萌生了。艺术家谢尔盖·马柳京(С.В. Малютин, 1859-1937)在日本玩具“七福神玩偶(фукурума)”的启发下,提出了创作可拆分木偶的建议,并设计出第一个套娃 – 由谢尔盖耶夫镇工匠斯维多什金刻制,马柳京亲自彩绘,共有8个木偶,最外边是身穿绣花衬衫、萨拉凡裙子,系着围裙,戴着花头巾,手抓黑公鸡的圆脸乡村姑娘形象,往里依次是小伙子和姑娘,最后一个是婴儿。
产地:莫斯科州谢尔盖耶夫镇
谢尔盖耶夫套娃源自金环小镇谢尔盖耶夫镇,典型的图案是身穿花衬衫和萨拉凡裙子,头戴头巾,腰系花围裙的圆脸姑娘。此类套娃色调明亮,以黄、红、蓝、绿为主色调。图案通常会用黑色描边,然后用水粉颜料上色,最后用清漆覆盖。
产地:下诺夫哥罗德州谢苗诺夫区
谢苗诺夫套娃同样以色彩明丽著称,黄色和红色为主要的色调。与谢尔盖耶夫套娃的不同之处在于,谢苗诺夫套娃的图案通常是头戴圆点头巾,身着农民服饰的姑娘,并以花卉图案作为装饰。
产地:下诺夫哥罗德州波尔霍夫-迈丹镇
波尔霍夫-迈丹套娃最主要的元素是多花瓣的蔷薇花,四周是几个半开的花蕾。绘制波尔霍夫-迈丹套娃首先得用油墨描边,然后涂上淀粉作为底色,最后才是进行彩绘,上色后还需要用清漆涂抹2-3次。
产地:基洛夫州基洛夫市
上世纪60年代时,维亚特卡的木制彩绘玩具就以自身独特的风格而广为人知。其中以桦木和桦树皮制作而成,以压花图案为装饰的维亚特卡套娃尤为出名。彩绘是不仅可以用苯胺燃料上色,还可以用麦秸镶嵌装饰。
产地:特维尔州特维尔市
特维尔套娃以精细的做工和如蛋壳般轻薄的木壳而著称,其彩绘通常以金色和银色为主色调,看起来闪闪发亮。图案一般是以历史或童话人物为造型,如不爱笑的公主、雪姑娘、美丽的瓦西里萨等。
一个套娃都能讲述一个故事、一段电影情节、一种传统风俗,可以变身一位政治人物,一个你想象出来的人…… 没有“特色”就是个性套娃最大的特色,任由创作者的自由发挥。
选材
首先,要根据柔软度选择合适的木材。制作套娃最理想的木材是椴木,其次是赤杨木和桦木。人们在初春时节树木富含汁液的时候把树砍掉,剥去树皮(但不完全剥掉,以避免树木在干燥环境下破裂),然后通风储存数年,使树木变得干燥。
加工
彩绘
材料
1 一套的套娃木胚(可在俄罗斯工艺品商店购买); 2 丙烯酸漆底漆; 3 颜料(建议使用水粉颜料); 4 两支画笔,分别用于彩绘和涂漆; 5 牙签,用于处理细节部位; 6 清漆(建议使用木地板漆); 7 铅笔和橡皮擦;以1:2的比例用水稀释丙烯酸漆底漆,均匀涂抹在套娃木胚表面,置于通风处风干;
画下套娃草图,以供在木胚上作画时参考;
为保证图案对称,可先在木胚上画一条中线,然后按照草图用铅笔画出套娃轮廓;
开始上色,可先从头巾和服饰开始,细线条和圆点可使用牙签上色;
彩绘完毕,等颜料变干,就可以涂上清漆。
红色套娃:喜庆、热闹、鲜艳;最适宜布置新房,添喜又添丁。
蓝色套娃:知识广博、心胸开阔;适合送给男士。
黄色套娃:明朗清新、青春活力;适合送女生。
紫色套娃:高贵、神秘、冷艳、优雅,适合浪漫型的你;紫色是贵族王室们的最爱。
粉色系套娃:纯洁、淡雅;小清新们的最爱。
绿色套娃:健康的生命、积极的人生;最百搭的一款。
黑色套娃:神秘、另类、独树一帜;最适合有个性的他/她。
金色套娃:富贵、财富的象征;招财的法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