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有反对派的存在,就会令普京更加努力。从这一意义上讲,任何一个政党都应珍视“反对派”。
莫斯科当地时间3月5日凌晨1时,大雪过后,零下10摄氏度。但寒冷阻挡不了人们涌向克里姆林宫附近的马涅什广场,为“新总统”普京欢呼呐喊。
毫无悬念的俄罗斯大选以普京的高票胜出而结束。
面对大约11万支持者,普京未语泪先流,“我曾向你们保证,我们会胜利。现在,我们赢了。这是俄罗斯的光荣!”
“本来这个结果就是注定的。全世界都知道,总统一定是普京的,这在4年前就注定了。而且除了他,我们也别无选择。所以,我就没有去投票,国家不缺我这一票。我要照顾生意。”纳什科夫说,尽管他经营的小酒馆离投票站不远。
3月5日晚间,当纳什科夫还在小酒馆忙碌的时候,在莫斯科普希金广场一带,“为了诚实选举”组委会正在组织反对派集会,“我们不承认选举的合法性,不承认普京。”
领袖的个人魅力不会无限放大
莫斯科警方制止了在卢比扬卡广场挑衅滋事的企图。抓获了爱德华.利莫诺夫,以及被法院取缔的民族布尔什维克党的约50名支持者,这些人试图举行非法集会。
俄共在新普希金街心公园举行的集会总共有300人参加,到场的媒体记者有50多人。集会期间没有发生突发事件。
圣彼得堡和列宁格勒州内务总局发言人透露,近800人聚集在圣彼得堡立法会大楼附近举行未获准的集会活动反对选举结果,警方抓捕了70人,其中包括知名历史学家列夫·卢里耶。
在普京宣布获胜的24小时后,莫斯科等地的抗议活动不断。
这在以往是不可想象的。12年前,普京从叶利钦的手中接过权杖,他眼前的俄罗斯正艰难转型,经济滑波,民生凋敝,武装叛乱风起云涌。普京在任期内提出富民强军的发展战略,并对政府进行大规模结构性调整。
数据显示,从2000年到2008年,俄罗斯的国内生产总值从0.2万亿美元增加到1.64万亿美元,增长了8倍多。俄罗斯人的工资增长了近10倍,外汇储备创历史新高,改革步伐的加快和生活条件的改善,使普京赢得了广泛认同。
普京把俄罗斯带入“金砖国家”行列,重新找到大国方向,而他也漂亮地从总统转为总理,开始了早已设计好的“梅普二人转”。
然而,“梅普”娴熟的舞步得到的并非都是喝彩声,有人想关掉音乐,有人也急于步入舞池、取而代之。
“过去十年,俄罗斯的政治建立于领袖个人的超凡能力与魅力之上。然而时下,即便重返权力中心,普京的个人魅力不会再无限放大。”俄高校政治基金会主席帕夫洛夫斯基说。
近十年来,俄经济社会发展成就明显,但问题也很突出,如腐败严重,官僚主义蔓延,贫富差距明显,科教文卫事业拨款不足,工业生产设备陈旧,人才问题日益严峻等,这些现象引发部分民众不满。
“我有退休金,2万多卢布(相当于4000多人民币),生活勉强够了。但很多比我年轻的人,生活在莫斯科,成本高,收入低。所以,就常常抱怨政府,觉得到处都是不公平。”莫斯科的退休工程师弗拉季米尔·基波洛夫说。
在2011年12月初的下议院选举中,执政的统一俄罗斯党艰难保住了在国家杜马的多数席位。随后爆发的抗议活动直指选举舞弊。高潮出现在12月10日和24日,反对派在莫斯科举行了获政府批准的“为了诚实的选举”集会。莫斯科内务总局统计,萨哈罗夫广场上聚集了将近2.9万人,博洛特纳娅广场上有2.5万人。而集会组织者则声明,实际参与至少10万人。
“24日的集会我参加了。普京的历史任务结束了,他可以体面地走,国家感激他。但他还要留下了,我们不允许。”35岁的斯坦科维奇说。他是一名教师,参加了反对普京的“另一个俄罗斯”团体——由自由主义者和左翼人士组成,主张政治自由化。
俄罗斯仍离不开“普京主义”
“我们希望普京能够明白,他需要做出改变。我们从2004年就开始期待改变,我们希望普京能够实现这些改变。”3月5日晚间,在莫斯科市中心马涅日广场举行的“挺普”集会上,阿克留申科对记者说。
正在莫斯科大学读研究生的他,也曾认为普京不该恋栈,但通读普京选举前发表在俄主流媒体上的七篇政策纲领性文章后,改变了想法,“我想,俄罗斯仍离不开‘普京主义’。”
“我深信他可以继续带我们前进,带领俄罗斯实现强国的梦。十多年来,这个国家都是按照他的节奏前进的,取得成功。我们何必要换人?”一位把儿子扛在肩上的父亲也来“挺普”,“哪个总统候选人能像普京那样,平定车臣叛乱;后来,日本因为岛屿问题与我们争执不下,他能让战斗机绕着日本海飞一圈。”
“苏联已经是过去,久加诺夫不能领导国家,他老了,也会成为过去;普罗霍罗夫,太年轻;除了普京,我们没有别的选择。”也有人如此总结。
“挺普”与“反普”集会几乎同时举行,但气氛大不一样。在马涅日广场上,有人在临时搭建的舞台上唱歌,有人在气垫上用充气棒玩格斗游戏。警察的安全防范意识显然不高,没有全副武装,有的还到大巴车上去躲避严寒。
赢得大选后,普京第一时间与竞争对手普罗霍罗夫通了电话,祝贺这位“新人”获得排名第三的成绩。
和普京、久加诺夫相比,拥有180亿美元,位列俄罗斯富豪排行榜第三位的独立候选人普罗霍罗夫的确是张新面孔。这位46岁、身高2.06米、喜欢说唱乐的高富帅,被看作是俄罗斯最优秀的单身汉,也很受西方关注。2009年他曾以7亿美元买下了美职篮的新泽西网队,使之成为美职篮历史上第一支由外国人控股的球队。他曾宣布,如果大选获胜,将把大部分财产捐赠给慈善事业,只留10亿美元以维持生计。
此前,普罗霍罗夫已经在“咖啡馆选举”中获胜了。位于莫斯科市中心的阿尔巴特大街“咖啡因”连锁店,在泡沫咖啡上,用巧克力粉点绘成5名候选人的头像,供顾客选择,如果投中了,则在大选后免费再来一杯。
截至3月2日,50.3%的顾客选择喝掉普罗霍罗夫,普京的得票率为24.3%。莫斯科一家调查机构认为,这一结果表明,人们厌倦了“相同的面孔”。普罗霍罗夫则说,我的基础是最广泛意义上的中产阶级。
普罗霍罗夫落选后表示打算建立新政党,并在下届大选中与普京再试高低。
为“共同努力,有效地解决国家所面临的问题”,普京很快约见了几位对手,只有俄共领导人久加诺夫拒绝到场。
普京听取了日里诺夫斯基关于教育、医疗、就业等问题的意见并表示赞同,也了解了米罗诺夫关于选举违规行为的看法。他特别向普罗霍罗夫伸出橄榄枝,称若普罗霍罗夫最终组建了政党,他们“完全有基础进行建设性的对话”。
普罗霍罗夫指出,俄罗斯最主要的问题之一是缺乏能使人从下层社会上升至上流社会的机制,这妨碍国民实现自我价值,普京说,他“完全认同” 。
分析人士认为,会谈表明普京有意识调整同反对派的关系,为可能的政治合作埋下伏笔。
“他已经开始了调整。我们可以认为,他认真地思考了反对的意见。”莫斯科战略研究中心的执行主任安德烈·昂科夫斯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