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座规格相近的摩天大楼静静矗立在俄罗斯首都莫斯科,它们就是斯大林时代留给莫斯科的遗产之一——“七姐妹”摩天大楼。
在苏联人民苦苦摸索的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为了鼓舞士气、振奋精神,苏联创办了阿特克少先队夏令营,在莫斯科举办国民经济成就展,享誉世界的莫斯科地铁也是在这一时期建成的。

胜利的标志
二战结束后,面对四起的质疑声浪,为了向苏联人民乃至全世界展示苏联的自信与强大,斯大林准备放开手脚大干一场。1947年初,苏联政府通过了在莫斯科修建8座摩天大楼的决议(第8座楼未能建成)。同年9月7日下午一时,在莫斯科建城800周年庆典期间为8座大楼举行了奠基仪式。
一门七姐妹,仪态各不同 第一座摩天大楼于1949年建成,随后的10年内,7座大楼全部建成。被称作“七姐妹”的这七座大楼包括:莫斯科国立大学、包括外交部大楼在内的两座政府办公楼、两座住宅楼和两座宾馆,即列宁格勒饭店和乌克兰饭店。
负责修建大楼的是古拉格集中营里的囚犯和德国战犯,每座楼采用的筑基技术都不相同。在1990年法兰克福展览中心建成前,莫斯科国立大学一直是欧洲最高的建筑。其建设用掉了26亿卢布(约合现在的4亿1千5百万英镑),花销超过了重建被战火洗礼的斯大林格勒,另6座楼的总支出则与之持平。
“七姐妹”的总体格局相近,都采用上窄下宽的主楼,两侧的分支则规模各异。其内部构造、建筑和装饰风格也各不相同,文艺复兴、巴洛克、俄式教堂和哥特风格都囊括在内。
据说斯大林本人很喜欢哥特风格,建筑师们为了迎合他的喜好煞费苦心。当然,也并非所有设计都能博得斯大林的欢心。外交部大楼最初设计时顶部并没有尖塔,但专断的斯大林认定必须在设计中加入尖塔,于是,外交部大楼就建成了现在的样子:顶端有一个与整座楼色彩相同、约5层楼高的尖塔。
斯大林于1953年去世后,建筑师们曾向接班的赫鲁晓夫建议拆除那个多余的尖塔,后者则认为应该将之作为“斯大林愚昧无知的象征”保留。
最后的荣光 斯大林的去世使得他在30年代大力倡导的“赏心悦目”的先锋艺术被打入冷宫,取而代之的是赫鲁晓夫的实用主义。在俄国人心目中,斯大林时期的摩天大楼的品质无可比拟,而赫鲁晓夫时代火柴盒般狭小的公寓则是以数量取胜。
七姐妹全部建成时已经是赫鲁晓夫掌权了。这也使得原本计划修建得最宏伟的第八座楼被叫停。斯大林中意的苏维埃宫计划也没交到什么好运,宫殿的塔楼高420米,顶端有100米高的列宁塑像,由于战争的爆发不得不中止建造。据说,当赫鲁晓夫得知完成该宫殿的建设所需的花费时,表示不如用那笔钱建核反应堆。
今时今日的七姐妹已不复往日光彩,作为居民楼的“两姐妹”里的电梯经常出故障,而居住其中的国家知识分子、飞行员和宇航员们也不得不接受要与寻常百姓为邻的事实。虽然那个年代已经一去不返,犹如雕塑一般庄严矗立的“七姐妹”仍然颇具雄浑气象,继续守望着依旧喧嚣的莫斯科。

莫斯科国立大学
建筑历时:1949—1953
高度:240米
层数:36层

乌克兰饭店
建筑历时:1953—1957
高度:176米
层数:26层

艺术家公寓(Kotelnicheskaya Embankment Building)
建筑历时:1938—1940,,1948-1952
高度:176米
层数:26层

外交部大楼
建筑历时:1948—1953
高度:172米
层数:27层

莫斯科文化人公寓(Kudrinskaya Square Building)
建筑历时:1948—1954
高度:156米
层数:24层

重工业部大楼
建筑历时:1949—1953
高度:138米
层数:24层

列宁格勒饭店
建筑历时:1948—1954
高度:136米
层数:17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