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彼得堡的游览结束了。说实在的,真是觉得没有看够。还有好多好地方我们没有去过,去过的地方也常常是走马观花,还稀里糊涂。现在我明白网上那些介绍俄罗斯旅游的文章为什么总是连篇累牍的了。确实是说不完的。
原来听说,苏联人不注重轻工业只重视重工业,所以他们的生活条件差,买机器容易,买根针困难。苏联解体以后,又听说他们是休克疗法,震荡社会,造成俄罗斯的经济不好,贫富差别明显,导游现在还都是这么说。但是在莫斯科、彼得堡两个城市转一转,感觉他们的生活还可以。尽管不像中国一样到处是新房子、新建筑、立交桥,到处跑的进口新车,但是俄罗斯人态度淡定,各有各的活法。我们没有见到很多乞丐,当然乞丐是有的,但并不多,而且他们也不是衣不蔽体,不是肮脏龌龊。如果说公民的自尊,我觉得能感到俄国人就非常有自尊,不愧他们是老牌的帝国主义国家和老牌的共产主义国家,不愧人家曾经是第一世界。苏维埃时期建造的地铁,原来就是世界第一,现在仍旧是豪华壮丽。商店里什么物品都有,哪怕是外表零落的超市,里面的商品还都是满满的,算起来也并不贵,丝毫没有匮乏的感觉,特别是进口商品比我们便宜很多,因为他们的关税低。听说他们到现在还是医疗、教育全部免费。他们的国家基础好,公民素质高,即使那些暴发户也不像中国的暴发户一般没有文化吧……如果说贫富差距大,相信还是中国的贫富差距更大吧!中国的奥迪满街跑,但是挤地铁的往往在高峰期间给挤成了相片儿,北京一号线连空调都没装全呢,热都热死了。但俄罗斯的地铁你坐坐看,不说舒适也还成不了相片吧……
带着许多的感触我们上了俄罗斯的软卧回莫斯科,这“软卧”可实在是破旧得可以,想想这点还是我国好啊……又回到我们初来俄罗斯时候住的酒店。
这个酒店名字叫“一只蚂蚁”,这可相当奇怪。原来它毗邻“一只蚂蚁”市场。因为那个市场名字的俄语发音很像中文的“一只蚂蚁”,所以就这么叫开了。“一只蚂蚁”市场,就是因为灰色通关而被普京强力关闭了的那个,顺带把酒店也这么叫了。
酒店曾是奥运村运动员住的地方,三星级,但很干净。但是期待在宽敞的欧洲大床上好好休息一夜的朋友会失望了,这里的床铺都非常窄小。不知为什么,俄国人总是喜欢睡在又窄又小的床上。还记得有个电影《白比姆黑耳朵》吗?那位老干部退休后住的房间很大,但床铺就像沙发一样窄,啊哈,这不是偶然的,俄罗斯人的床铺就是这个样子啊。
酒店的地方比较偏僻,差不多就是郊外了。
导游带的自费项目还有三个,一个是马戏,一个是芭蕾舞,一个是俄式大餐。三个项目大家都聪明地选择了放弃。马戏还有人去看,回来不说话。悄悄问过,原来他们看的马戏连大型动物都没几个,最大的动物是驴。所以,我们选择了自己游荡,在这莫斯科郊外的晚上。

跟在这母子俩身后,顺着这条好似秋天一样的小路走进去

走在桥上,哇,真是好美啊,还有人在河边散步……
当初走在那里的时候,我们就不约而同地说:啊!这真是《莫斯科郊外的晚上》啊!

这些树是小白桦树,俄罗斯的国树

河水静静流淌,消夏的人坐在小河旁

一群俄罗斯姑娘提着大包小包,拎着塑料布,到草地上去野餐
当时已经晚上八点多了,但俄罗斯的太阳还懒懒地挂在西天上。他们的纬度高嘛……
导游多次吓唬我们,不要单独出外,外出一定要带好护照,遇到警察你就麻烦了,一定会被敲诈卢布或美元的。
导游的话要听要记住。但我们很幸运什么警察都没有遇见。

来到树林浓密处,眼前一亮出现一个敞开的院落大门,走进去,地面虽陈旧开裂,却很洁净。七拐八弯终于来到洋葱头的建筑下,原来又是一所教堂。

四下静寂无声,这个教堂还有地下室,窗外的花草显示出有人精心管理

窗子透出灯光,说明有人在

绕过教堂另有一所红砖建筑,红墙斑驳,颇为古老
这个我们自己发现的“景点”,真比导游带着去的许多地方都更好玩。

秋意阑珊的小路
明天我们就要离开莫斯科回北京了。
深夜花园里,四处静悄悄,
只有风儿在轻轻唱。
夜色多么好,心儿多爽朗,
在这迷人的晚上。
小河静静流,微微泛波浪,
水面映着银色月光。
一阵清风,一阵歌声,
多么幽静的晚上。
我的心上人坐在我身旁,
默默看着我不作声。
我想对你讲,但又难为情,
多少话儿留在心上。
长夜快过去,天色蒙蒙亮,
衷心祝福你好姑娘,
但愿从今后,你我永不忘,
莫斯科郊外的晚上。
但愿从今后,你我永不忘,
莫斯科郊外的晚上……
亲爱的列宁同志,再见!